郎咸平:股市为什么大崩盘 |
文章来源:男孩地带 发布时间:2025-04-05 16:29:29 |
愛並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行動和意願 文:謝佩霓(藝評人、策展人) 朵卡萩《雲遊者》——微觀而巨觀的文學織錦 也許是拜多難興邦之賜,波蘭這個三千八百萬人口的東歐國度,至今竟然已經產生了六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然而,不畏保守派譏謗其為「賣國叛徒」,朵卡萩不讓孜孜不倦的書寫成就專美於前,眼見世道失序無法置身事外,堅持左翼路線,在環保、人道與社會議題上採改革行動派,激進舉旗與直言倡議的表現,不遑多讓。 朵卡萩心理學專業的背景出身,一度以臨床心理諮商師為業,嚴正面對真人實事重演日復一日地自我拆解與重組,夜裡夢境中感官全開的徹底解放或者崩裂,卻在白日夢醒時自動重組為行禮如儀的拼裝車上路。然則本身也是一名雲遊者的朵卡萩,在書中明白自證,自己此生成不了旅行家,因為雖然很想隨遇而安,實情是旅行異域途中,作客者自始自終歸心似箭,心繫祖國。因此,如果視《雲遊者》為此文人脈絡的遺緒,那麼將之對照類比,例如十五世紀布郎特(Sebastian Brant, 1458-1521)描繪一百一十一位登場人物的的《愚人船》(Das Narrenschiff, 1494),應當更加貼切而有趣。任何一個高度自覺的旅者,移步換景間,彷彿和主述者、角色們共命共生,真真切切地一同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蛻變之旅。她認為同理心(compassion)才是讓人類彼此溝通與互相了解的不二法門,所以作家因為無法旁觀他人受苦受難。 波蘭作為天主教大國,假使以朝聖(pilgrimage)為原型視之,誠然得以美言雲遊是基於宗教情操。然而靈思付諸文字後,感應的波動並未幡然靜止,繼續藉著意念不斷移動流竄,成為思想經緯縱橫的串流,助人循線追尋到生存意義的所在。這屆大選在疫情中舉行,為確保人民安全,政府制定額外預防安全措施,分批投票時段,設立更多投票站,但部分投票站仍舊出現超長人龍,投票時間後來延長兩個小時,最終投票率超過96%。 集選區是新加坡實行的一種選舉制度,確保國會有少數種族代表。工人黨勝選的國會議員為後港單選區的陳立峰。而在這屆大選中,符合投票資格選民265萬3942人,包括近23萬名的年輕首投族群。Photo Credit:Danialrosli CC BY SA 2.0 阿裕尼集選區 這屆大選工人黨在93席中拿下10席,人民行動黨仍擁有絕大多數席位的83席。 (中央社)新加坡國會大選今天凌晨揭曉,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勝選,蟬聯執政,但反對黨工人黨成功固守阿裕尼集選區與後港單選區,還拿下盛港集選區,共在93席國會中搶下10席。李顯龍指出,這屆大選,人民行動黨總得票率是61.24%,贏得83個議席,他感謝選民給人民行動黨明確的委託,這個成績雖沒有預期中的理想,但仍說明了人民行動黨獲得廣泛支持。 阿裕尼集選區的黨魁畢丹星、主席林瑞蓮、副主席莫哈默費沙(Muhamad Faisal bin Abdul Manap)、嚴燕松與貝里安。反對黨工人黨在93席中拿下10席 新加坡10日國會大選,人民行動黨在這屆大選得票率達61.24%,低於2015年大選的69.86%。李顯龍在記者會中也恭喜工人黨在阿裕尼集選區、後港單選區與盛港集選區取得不錯的表現,希望他們的議員在國會做出貢獻,共同建立更強韌的社會。反對黨部分,新加坡前進黨參選24席,工人黨參選21席,新加坡民主黨參選11席。 人民行動黨選舉結果不如預期,挑戰阿裕尼集選區與後港單選區失利,更丟失盛港集選區。李顯龍:選民盼國會更加多元 新加坡大選落幕,總理李顯龍今天指出,選民在這屆大選中清楚表達希望國會更加多元化,雖期盼人民行動黨執政,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輕選民,希望看到國會有更多反對聲音。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李顯龍抵達人民行動黨黨部時和民眾揮手致意 他認為,選舉結果顯示一些國人深受危機打擊,對未來感到不安,一些人收入減少,擔心工作與生計沒有保障,他們情緒難免不好。人民行動黨這屆大選遍地開花,參選93席。 2015年新加坡國會總席次為89席,執政與在野黨分別為86、3席。其他反對黨諸如人民之聲參選10席,國民團結黨參選10席,革新黨參選6席,新加坡人民黨參選5席,新加坡民主聯盟參選5席,紅點同心黨參選5席,人民力量黨參選1席,無黨籍1人參選。 盛港集選區為何廷儒、蔡慶威、辣玉莎與林志蔚平權的路上,我想我們還需一起努力,「男人,為什麼扛?」我想答案是「為了該隨時代淘汰的父權思想而扛」。 文:周一如 近日第22屆台北電影節盛大舉行,然而當觀眾進入影廳,卻在電影開始放映前看到了令人費解的、充滿父權思想的「HIS Cafe」廣告,引來相當多的反彈,就讓我們一起從了解為甚麼這個廣告令人反感、從這個廣告談談性別觀念。讓我們仔細分析此廣告,首先要質疑的是「男人,為什麼撐?」這句話,就呈現了男性必須「撐」的陽剛氣質刻板印象,誰說男性就該撐、就該扛?「撐」、「扛」兩個動詞都有用力將重物上舉的意思,在此和男性連結,無疑強化了男性在父權體制下的社會眼光要求。希望我們在身為任何一個性別的時候都不用逞強、不用特意改變自己而成為誰。雖然在台灣,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已然不常見,婚姻平權已是人人知曉的基本常識,對於性別,其實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然而身為平權大國,以在亞洲地區性平觀念成熟為名的台灣,出現這樣的廣告,代表著什麼? 廣告的一開始就用斗大的白色字體寫著「男人,為什麼撐?」,背景是一位男性以堅毅的眼神開著車的畫面,接著男性開啟了咖啡罐,看了一眼副駕駛座上昏昏欲睡的女性,男性的聲音說著「因為可靠,才有男人樣」,並且最後以「HIS Cafe,男人樣,我可以」結尾,一連播放兩部系列廣告的概念都如是,第二部的核心動詞是替換「撐」為「扛」。 社會還是加諸了太多刻板印象於每個獨立且截然不同的個體,並且我們也需要認知,不只是女性的權益需要被倡議,男性雖身為父權社會表面看起來的既得利益者,卻也在這樣「男性為主」的核心價值中承載著壓力。「女人樣」就該溫柔婉約,那些刻板印象像是生來的原罪,若不照著社會期望的性別氣質成長,便會遭來許多異樣眼光與譴責。 希望我們身而自由平等,台灣每天都走在前往平權的路上希望我們在身為任何一個性別的時候都不用逞強、不用特意改變自己而成為誰。 文:周一如 近日第22屆台北電影節盛大舉行,然而當觀眾進入影廳,卻在電影開始放映前看到了令人費解的、充滿父權思想的「HIS Cafe」廣告,引來相當多的反彈,就讓我們一起從了解為甚麼這個廣告令人反感、從這個廣告談談性別觀念。希望我們身而自由平等,台灣每天都走在前往平權的路上。 「女人樣」就該溫柔婉約,那些刻板印象像是生來的原罪,若不照著社會期望的性別氣質成長,便會遭來許多異樣眼光與譴責。社會還是加諸了太多刻板印象於每個獨立且截然不同的個體,並且我們也需要認知,不只是女性的權益需要被倡議,男性雖身為父權社會表面看起來的既得利益者,卻也在這樣「男性為主」的核心價值中承載著壓力。當我們檢視演員在畫面中的配置,男性在駕駛座上手握方向盤、女性在副駕駛座昏昏欲睡,不難聯想到導演是否有意將女性放在「被照顧者」的位置,試圖以女性的虛弱、不勝辛勞襯托男性的強壯與體力優勢,而手握方向盤的男性,是否代表著父權社會中以男性為主宰的思想?整支廣告在短短幾句男聲台詞下結束,每一字都將男性與陽剛掛鉤、每一句都宣判著男性在我們的文化下所背負的重量。雖然在台灣,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已然不常見,婚姻平權已是人人知曉的基本常識,對於性別,其實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平權的路上,我想我們還需一起努力,「男人,為什麼扛?」我想答案是「為了該隨時代淘汰的父權思想而扛」。讓我們仔細分析此廣告,首先要質疑的是「男人,為什麼撐?」這句話,就呈現了男性必須「撐」的陽剛氣質刻板印象,誰說男性就該撐、就該扛?「撐」、「扛」兩個動詞都有用力將重物上舉的意思,在此和男性連結,無疑強化了男性在父權體制下的社會眼光要求。 然而身為平權大國,以在亞洲地區性平觀念成熟為名的台灣,出現這樣的廣告,代表著什麼? 廣告的一開始就用斗大的白色字體寫著「男人,為什麼撐?」,背景是一位男性以堅毅的眼神開著車的畫面,接著男性開啟了咖啡罐,看了一眼副駕駛座上昏昏欲睡的女性,男性的聲音說著「因為可靠,才有男人樣」,並且最後以「HIS Cafe,男人樣,我可以」結尾,一連播放兩部系列廣告的概念都如是,第二部的核心動詞是替換「撐」為「扛」它所推崇的「軍事化」,針對的是九一八事變之後對日本終將一戰的基本局勢。 它的意義是兩方面的,一方面堅定地扛著過去的招牌,一方面堅定地納入新的東西。」 記者再問:「勝利後,你要做什麼呢?」 軍官回他: 「勝利我早就死了,這場戰爭,軍人肯定要死光的。 這個運動,是中華民國還處於中國國民黨「訓政」體制時,所推行的整體社會改造方案。文:張若彤(台灣史研究者,曾任無黨籍市議員候選人) 許多人都聽過費玉清的〈一剪梅〉,但或許比較少人聽過當年的整張專輯。而繁瑣的個人衛生與行為規範,則是衝著傳統禮教而來,試圖將人民從過於親密的傳統家庭倫理中解放出來,打造一個個有意識地會與人保持距離、但又不妨礙與陌生人協作、融入更大團體「國族」的個人。讓我們回到那個火熱的戰爭年代,抗日戰爭打到一半,《大公報》跑到前線採訪了一個底層軍官,問他對於抗日戰爭的看法。 說到這裡,已經可以大致帶出〈一剪梅〉的歷史脈絡,那是1983年3月,經過1970年代的退出聯合國的一連串打擊,距離1979中美斷交不過數年,正是中華民國在外交上最孤立無援、天地一片蒼茫的時期。有別於新生活運動對於個人衛生的堅持,中國共產黨方面則認為,知識份子應該以農民的形象改造自己,衛生習慣方面當然也要與農民的標準一致,起床後抱怨全身都是跳蚤的,是一種知識份子尚未覺醒、亟待改造的症狀。 而許多人並不知道梅花就是中華民國的國花,自然也無法像當年的人一樣,感受到梅花對於中華民國的影射。看了幾個版本的〈一剪梅〉歌詞英譯,「一剪」有人翻成「a spray of(一枝)」,但嚴格來說「剪」應是「two sprays of(兩枝)」,總之不要理解成花團錦簇的樣子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七七事變當時的中日如此,二二八事件的美中台如此,70到80年代的台灣亦然。國外不懂中文的網友把這首歌理解成「人生到達低谷,環境也逐漸惡化,卻對此無能為力」,其實並沒有大錯,甚至非常契合曲子的背景。 |
上一篇:激战雷雨 共保安全
|
相关资料 |